《父母的语言:3000万词汇塑造更强大的学习型大脑》,Thirty Million Words: Building a Child’s Brain,讲述了父母的语言对婴儿大脑发育的重要性,并给出了一些建议。这里做一个简要的总结。
研究发现
《意义深远的差距》Meaningfull Differences
研究数据表明:早期语言经历可以预测孩子的最终学业成就。
- 与孩子交流的次数越多越好。
- 词汇数量越多越好。在研究的家庭中,词汇数量多的家庭里,还存中诸如语言更丰富、更复杂和更多元等要素。特别重要的是,还存在“肯定反馈”这一特点。听到很多谈话的孩子拥有较多的词汇量和较快的语言处理速度。
语言质量很重要,语言质量能让孩子接触到更多的各种各样的词汇,高质量的语言有三个重要特征:
- 符号参与的共同注意力:母亲与孩子在分享某一活动时使用有意义的词汇和手势。
- 沟通的流畅性和关联性:联通母亲与孩子的互动流程。
- 日常管理与固定活动:例如玩“我先你后”的游戏,或者进行做饭或就寝等日常活动。
词汇的功能
在《意义深远的差距》中,作者按功能更将词汇标注为事务性谈话和其他谈话。
- 事务性谈话,实现了生活中要做的事情,并向前推动生活。比如:下去吧。 把鞋子穿上, 把晚餐吃完。
- 其他谈话,字符的闲谈,属于锦上添花。比如:这棵树真大!冰激凌真好吃!妈妈的小男子汉是谁啊?
语言的反复程度: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倾向于在他们发起的谈话中进行反复的语言互动,而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从开始讲话到结束的时间很短:一方说法,一方给出回应,除此之外在没有别的内容了。这种差距非常重要,因为大脑进行丰富发育的必须营养素包含在“其他谈话”中,互动中的每一个反应都增加了语言的复杂性,而这种复杂性又会进一步加强孩子的智力发育。
肯定反馈: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会训斥孩子,但频率远远低于社会经济地位低的群体。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小时听到的负面语言是脑力劳动者家庭孩子的两倍多。
除了身体成长所需食物之外,我们也同样需要最佳的社会营养才能有效保证治理发育。社会营养的总要部分,即稳定性,已被视为大脑获得最佳发育的必需品。相关研究表明,在婴儿时期,一个充满了持续高强度的“有毒的”环境,会让宝宝产生内在紧张源。这些紧张源代表这宝宝大脑发育最初的遗传因素,需要大脑转移注意力,向学习方面转移。当然,有些压力是所有人生命历程中的一部分。但是当压力水平持续攀升,居高不下时,“压力荷尔蒙”,比如皮质醇就会渗透婴儿或是儿童的大脑,最终因压力使大脑构造发生永久性的改变,这将导致孩子的长期行为问题、健康问题以及学习困难。
时机决定一切。宝宝一出生,每秒就会产生700~1000条额外的类神经链接,从而影响我们所有的大脑功能更,包括记忆力、情感、动手能力,当然还有语言能力。三岁之后,通过一个叫做突触削减的过程,大脑开始削除那些不必要的类神经链接,淘汰那些较弱或时不常使用的,将那些常用的类神经链接微调为具有特殊专门功能的区域。
如何影响小孩子的潜能
科学表明,小孩子早期的语言环境,即父母语言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先天潜能的发挥。根据父母对孩子说的词汇量和父母对孩子说话的方式,父母语言会影响我们的数学、空间推理和读写能力的发挥,以及我们约束自身行为和顶对压力的能力、毅力和道德品质。
数学
当一个孩子对着脆谷乐(一种谷类食品)数“一、二、三、四、五”时,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所数的每一个数字似乎指的都是一个单独的个体。明白数字5实际上指的是五件事物作为一个整体(五只兔子、五根手指)的抽象概念,是一个巨大的飞跃。领会到这个抽象概念,即数字代表一个不管是由2个还是22个事物构成的整体中的个体事物,表示我们明白了基本原理。孩子最好在大约四岁的时候掌握到基本原理。
(可能是在英语环境中)数学谈话中产生的巨大变化使词汇在质量和数量上的预期变化变得更加复杂,听到更多数字词汇的汉字,对数学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更高,而这个立即将会影响他学习高等数学的效果。
空间能力
空间能力使一种与数学有关的技能,指理解事物间的物理关系的能力,比如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一块拼图与另一块拼图的匹配方式。它还可以指空间可视化,能够决定方向,甚至DNA双螺旋结构。听到更多空间词汇的孩子,在空间测试中表现地更出色。
性格差异
《思维模式:成功心理学》,作者认为,我们作为父母和教育者,必须形成一种“努力是获得成绩的关键因素,而缺乏能力并不是导致失败的原因,放弃才是”的观念,而不要对孩子灌输一种能力才是绝对真理的思想。我们想要的是,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情的时候,不管这件事由多困难多费时,都能够就如何完成这件事而立即做出判断。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加强刻苦学习的决心,而不是依靠天生的能力,这种决心也被称为意志力。
成长型思维模式认为,如果我努力,我就变得更好,可能会帮助人们变得更坚韧、更由决心、更吃苦耐劳,在失败时仍坚持下去的可能性更大,因为他们认为失败不是永恒的。
而固定型思维模式认为,能力是绝对且不变的,你要么聪明要么不聪明,要么行要么不行。
孩子的思维模式(成长型还是固定型),与他们受到的称赞类型有关。经常受到过程称赞(在三岁前称赞孩子的智力和努力)的孩子,更容易在七八岁时具备成长型思维模式。研究发现成长型思维模式能够预测二至四年级的数学和阅读能力。
自我调控和执行能力
据统计,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尤其是男孩,特别容易受到情绪化和存在有害压力的早期环境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消极且反复无常的父母语言,这些环境会对脑前额皮质层的发育产生不利影响,导致自我调控和执行功能发育不全,最终危及孩子和他们长大后应对生活压力的能力。
这种情况存在很多的潜在原因。首先,贫困本身因其缺乏希望和复杂性会产生压力。孩子的出生,即使在最好的情况下,也是一个会恶化局面的压力源。其次,贫困家庭的居住环境通常充满这较高的压力。当孩子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语言交流会变成刺耳的指责和恐吓,孩子大脑的“避风港”就是保持“高度警觉”,也就是经常提放着靠近的攻击。这种即时防御系统只是大脑在试图进行自我保护。但问题是,长时间的保护,导致大脑最终完全失去了分辨威胁的逼近和威胁不存在的能力,大脑的全部精力都用在了防御未知的状况上面,导致大脑发育受到了严重影响。这种损耗,会严重削弱孩子进行抽象学习的能力,包括学习字母表和一加一等于二的基础知识的额能力。
自我调控实际上是依靠孩子对自己传达的命令。研究表明,当父母鼓励孩子控制自己的行为、向孩子解释规则的道理,以及为了管教不感情用事时,孩子的自我调控能力就会得到提升。这些孩子不会立即给出反应性行为,而是更可能仔细地思考问题。
主要的管教类型由两种:
- 命令型,对孩子的输入信息进行限制的命令,包括训斥和要求;
- 建议提示型,诱发孩子的输入信息、意见或选择。
建议和提示,从长远看有助于自我调控能力,而命令却削弱这种技能。但并不是说否定命令型管教。早期阶段,直接且清晰的命令似乎会促进孩子学习规则的能力,并培养与执行功能和自我调控能力的产生相关的适当行为。
同情心与道德观
帮助孩子培养同情心和善良的途径是,通过基于个人的称赞。
如果我们希望孩子变得积极,但由于孩子与期望不同,我们对孩子的某些行为进行批评,会帮助他们明白自己是善良的,只是犯了一个可挽救的错误,而不是让他们发现自己很差劲。
3T
鼓励父母与孩子多交流,并遵循3T原则:
- 共情关注:早上,妈妈发现孩子想要自己穿衣服。
- 充分交流:你的小裤子上由5个口子,能帮妈妈把它们数出来吗?1个,2个,3个,4个,5个。好了,5个扣子都扣好了,你可以上学去了!
- 轮流谈话:让孩子负责扣扣子,妈妈负责计数。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可以在数数中增添一些简单的加减法,比如:你有2个饼干,妈妈也有2个饼干,咱们一共由4个饼干。
书中有3T原则的具体解释,还有更多例子,推荐父母们进行深入阅读并马上实施。
另外,推荐大家学习BBC纪录片《Baby的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或通过知乎了解(《北鼻的异想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Babies))。